对深圳和周边的考生而言,“家门口的优质大学”正在持续增加。
2025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活动在深圳正式举行。
这一重磅合作并非个例。就在不久前的9月中旬及10月底,两所211高校的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长安大学深圳研究院已相继揭牌。深圳目前已汇聚30多所全国名牌高校研究院,更有全新本科高校筹备招生。
复旦与深圳开启深度合作
此次市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出席活动并共同见证签约,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深圳市政府秘书长卢文鹏参与相关活动,标志着这座“创新之城”与顶尖高校的深度合作正式落地。
本次合作,是双方立足国家战略、契合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服务大局、需求牵引、协同推进、互补共赢”为核心原则,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现优势资源融通与合作机制创新。核心合作亮点如下
共建新型研发平台
双方将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联合打造“深圳复旦研究院”这一新型研发机构。
该平台将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成为集聚创新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载体。
聚焦拔尖人才培养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医学研究等前沿赛道,定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填补深圳在高端科技人才与医学人才领域的需求缺口,为产业升级注入人才动力。
此次战略合作的落地,对双方而言均意义深远。对深圳来说,借助复旦大学的顶尖教育科研资源,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对复旦大学而言,通过融入深圳的产业生态与创新环境,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
长远来看,市校合作不仅将推动深圳高端教育、医疗、科技资源的升级,也将为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考生、人才带来新机遇。
复旦的入驻,是深圳吸引顶尖高教资源的一个缩影。
为弥补高教短板、强化创新动能,深圳不断与顶尖高校合作。如今的深圳,不仅本土高校实力稳步攀升,更汇聚了30多所全国顶尖“双一流”高校的研究院👇
深圳经济崛起的速度无疑是惊人的。从边境“渔村”到一线大都市,深圳只用了40年。
不过,与国内其它国内城市对比,深圳的高校资源(包括分校区在内,目前只有13所高校)还远远不足,甚至不如GDP远低于它的宁波、青岛等。
除上述11校外,正在筹备中的深圳海洋大学预计2026年12月实现校园(一期)全面竣工,大致在2027年可以招生。据了解,该校定位为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国际顶尖大学。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第14所大学,也是第12所本科大学。
